微量元素系列
不少妈妈问“青梅医生,孩子贫血,该怎么补铁?”,其实这个命题是不成立的,从贫血到补铁,差着从好几个分阶,就好像外国人问“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吃辣椒一样”,其实喜欢吃辣椒的只是一部分中国人,缺铁性贫血只是贫血的一种,我们还有常见的地中海贫血,不常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等,等等
还有妈妈说孩子缺铁性贫血,我能用铁锅做饭预防吗?
有个早产妈妈跟我说,她从来没给孩子补铁,到8个月血红蛋白只有60多了,查了缺铁性贫血,问我该咋补?
我们今天聊聊缺铁性贫血,它又叫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跟我们饮食不当,辅食添加不合理关系很大,绝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
1、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2、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3、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4、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第一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之前我们在血常规那篇文章讲个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看血红蛋白的含量
新生儿<g/L,1-4月<90g/L
4-6月<g/L,6月-5岁<g/L
5-11岁<g/L;11-14岁<12g/L
那么,孩子如果血红蛋白降低,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考虑孩子缺铁性贫血呢?
☆病史非常重要:
发病年龄6个月-3岁多见
早产儿或母乳喂养的孩子未及时补充铁剂和铁强化的辅食
1岁以上孩子摄入过多牛奶(>ml)
有反复大量失血、乳糜泻或者肠病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的贫血,在血常规上可以看到血红蛋白降低,而且MCV降低,RDW升高,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
第二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缺铁性贫血是个可防可控的疾病,完全可以从营养方面入手,杜绝发生,特别是婴儿和早产的宝宝
我们看看不同年龄铁的膳食推荐摄入量
婴儿
早产儿:每日每公斤体重2-4mg/kg
足月儿:每日1mg/kg
新生儿均不超过15mg每公斤
儿童:1-3岁每天7mg4-8岁每天10mg9-13岁每天8mg
不同食物来源的铁吸收度差别很大,比如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乳每L含有的铁才0.3-1.0mg,但是利用度可以到50%以上,奶粉中每L含铁12mg,但利用度才4-6%,这也是我们让妈妈坚持母乳喂养的原因之一。
母乳喂养的宝宝
足月宝宝生后4个月开始补充铁剂,元素铁每天1mg每公斤,不超过15mg,坚持补充到宝宝可以从辅食中摄入足够的铁开始,比如每日至少2份铁强化的米粉。
早产宝宝生后2周开始补充元素铁,每天2-4mg每公斤,不超过15mg,出生后第一年,需要保证每天补铁元素大于每公斤体重2mg,因为他们从母体储存的铁会更少,更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辅食添加阶段
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增加红肉类的食物,铁强化的米糊
除了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之外,还需要每天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来促进铁的吸收,比如柑橘类水果,草莓,西红柿和深绿色蔬菜
12个月以下宝宝应避免给孩子喂纯牛奶,羊奶等未经改良的奶制品
1岁以上的宝宝,适当限制牛奶(别超过ml)的摄入,过量的奶摄入会增加缺铁、便秘的风险,另外要鼓励孩子至少吃三分富含铁的食物,比如麦片和粗粮早餐,g左右的红肉类,或者g左右的豆制品
第三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一部分宝宝只是在常规儿童保健中筛查发现贫血,追问喂养史发现缺铁,并无出现缺铁的症状,这也说明了儿童保健的重要意义
☆缺铁会引起宝宝神经认知发育异常包括视觉和听觉的处理速度减慢,宝宝可以表现为活力减少,懒言少动,运动耐力下降;
☆缺铁可能引起免疫力下降,导致宝宝反复感染,食欲下降;
☆异食癖和食冰癖包括喜欢吃土吃纸粉笔肥皂生米等等;
☆血栓形成缺铁宝宝的脑血管形成风险是正常孩子的10倍。
第四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口服补铁治疗,选择二价铁,按照每公斤体重每天3mg进行补充,轻度需要4周复查血红蛋白水平,中-重度需要1-2周复查血红蛋白水平,监测血红蛋白恢复情况,治疗应当在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数值后再至少补充1个月,增加铁储备。
两餐间空腹服用铁剂,服用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促进铁吸收,适当减少牛奶等摄入
鉴于缺铁的不良影响,需要重视婴幼儿饮食铁的充分摄入,辅食添加的时机非常重要,种类也非常重要,宝宝缺铁性贫血是非科学育儿的典范,我们需要引以为戒,减少宝宝患病。
带孩子真的很糟心
有难题记得找青梅医生
不舍慈悲码字不易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qganjun.com/pxyc/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