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缺铁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遗传 > 正文 > 正文

常用的西药发药和用药交代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2 14:32:51

在日常窗口发药工作中,用药交代是发药工作的重要步骤,是患者实现安全用药、正确用药的重要一环。

药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耐心细致地做好发药交代工作,在发药时应该用简洁的语言将患者所配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作明确交代。切记:贴签不能替代用药交代!!!

抗组胺药

有嗜睡的副作用,服药后不能驾车、从事高空作业或进行其他精细与危险性操作。西米替丁餐后服比餐前服更好,一般提倡睡前服用H2受体阻断药(抑制夜间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磺胺类药(复方磺胺甲啞唑)

因磺胺类药主要经肾排泄,易形成结晶使尿路刺激和阻塞。大量饮水可以冲走尿结晶,要交代患者多喝水并碱化尿液,较少结晶对尿道的损害。

抗痛风药(别嘌醇、苯溴马隆)

应用排尿酸药治疗痛风时应多饮水,使每日尿量达ml以上,同时应碱化尿液,防止尿酸在排出过程中在尿道形成结石。

降糖药物

格列美脲:早餐前或第一次主餐前即刻给药;

格列齐特:餐前半小时;

格列吡嗪:餐前半小时;

瑞格列奈:主餐前0-30分钟内服,多在餐前15分钟;

二甲双胍:进餐时服用,如有胃部不适可以改为饭后服药;

阿卡波糖: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

吡格列酮:服药与进食无关,空腹或餐后服药均可;

罗格列酮:服药与进食无关,空腹或餐后服药均可。

肝胆疾病辅助用药

复方甘草酸苷:饭后服用,高龄患者需慎重给药,因低钾血症发生率高,应注意。

复方阿嗪米特:饭后服用,肝功能障碍、急性肝炎、胆道阻塞患者禁用,避免与碱性药物同服。

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建议病人不能自行停药,并需在治疗中进行定期监测。

微量元素类

铁剂钙剂:十维铁咀嚼片、维D钙咀嚼片在饭后服用吸收好,交代饭后1-2小时嚼碎服用,另外铁剂与茶中的鞣质结合会使铁剂作用降低,服用该药期间不能喝茶。

叶酸片:缺铁性贫血需要补充叶酸,但是叶酸分两种,一种大剂量用于贫血患者,还有一种用于妊娠期。如果不遵医嘱用小剂量的叶酸就会降低作用而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维生素E胶囊:脑血管硬化及脑供血不足的男患者如果光看药品说明书上写的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而拒绝服用,那么对于患者的治疗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解热镇痛类

双氯芬酸钠:饭后服用,本品可能诱导或加重老年人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服用利尿剂或有细胞外液丢失的老年患者慎用。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孕妇哺乳期禁用,另外对肝脏损害比较大,此类解热镇痛药退热时要交代清楚“必要时服用”,不要让有些患者急于退热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用药,引起大汗淋漓甚至虚脱。要告知患者,当体温超过38.5℃时口服,若持续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

酮洛芬:可饭后服用。与食物、奶类同服时吸收减慢,但吸收仍较完全,可避免对胃肠道刺激。

呼吸科用药

复方甘草合剂:含甘草流浸膏,高血压患者要慎用,甘草易导致水钠潴留,会使血压升高。糖尿病患者应禁用,因为甘草有升血糖的作用,所以严格遵照医嘱很重要。

盐酸氨溴索:饭后服用,交代避免同服强力镇咳药,以免稀释痰液堵塞气道。

茶碱缓释片:晚上服用时应该在8-9点,由于哮喘往往在凌晨发作或在凌晨加重,服药时间好选在晚上8-9点。

神经系统类

卡马西平片:大剂量时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因此应遵医嘱控制剂量。

奋乃静片:长期大量服药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用量和疗程应严格遵医嘱。

帕罗西汀片:停药应逐渐减量,不可骤停。早晨服用较好。

氟桂利嗪胶囊: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当应用维持剂量达不到治疗作用或长期应用出现锥体外系症状时,应当减量或停服药。交代睡前服用。

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

为了减轻阿昔洛韦对肾功能的损伤,用药期间需要多喝水。

骨质疏松类药物

阿仑膦酸钠片:早餐前至少30分钟空腹用ml温开水送服。用药后至少30分钟方可进食。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强的松片:上午6-8点服用,在分泌高峰期一次用药作用较好,饭后服用避免胃肠道反应。

感冒药

复方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应每12小时服给药一次,24小时内不应超过2粒。虽然盐酸伪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具有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作用,但是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在选用该药时候一定不能自行判断用药,必须在医生/药师指导下使用,降低出现危险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文中内容观点与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qganjun.com/pxyc/754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缺铁性贫血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