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缺铁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遗传 > 正文 > 正文

实情访录医院黄广建教授教胃癌患者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2 14:56:32

最近老刘有些迷惘,医院做了胃癌根治性手术。出院前,管床医生告诉老刘回家后要好好给老伴补充营养,身体才能尽快恢复,以利于后续进一步化疗。但老刘想着:老伴刚做完了手术,身体亏得很,确实需要多补充营养,但老伴的胃都没了,还怎么能消化吸收营养啊?回家后老伴要“吃些什么?怎么吃?吃多少?”才能更有利于恢复营养吸收,这些自己完全不懂啊!怎么办呢?想到这...,老刘就一个头、两个大,烦恼涌上心头!正巧他遇上了为老伴主刀的黄教授,赶紧拉上黄教授请教一二:

老刘:“黄教授啊,我老伴的胃癌请您给做了那个胃癌根治手术,这胃到底是切了多少去啊?”

黄教授:“我们外科医生对于胃癌病人的胃到底切除多大范围、最终保留多少胃,是术中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所在的部位、病期的早晚以及患者胃本身的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判断决定的。因此手术中,我们不仅要切除肉眼看得见的肿瘤病灶,还要整块切除病灶周围可能受侵的部分正常胃壁,一般距离肿瘤病灶的安全距离至少是5厘米,否则容易残留肉眼看不到的癌细胞导致肿瘤复发,而我们最终以切除的胃边缘病理切片没有肿瘤细胞残留为准。”

黄教授继续解释:“大多数胃癌位于胃的远端出口部位,需切除远侧三分之二以上的胃、保留近端三分之一的残胃。但您老伴的肿瘤位于胃的入口部位,即所谓的贲门;属于近端胃肿瘤,肿瘤又比较大,所以做了全胃切除的手术。”

老刘一听有点急:”那是不是全胃切除了,就无法正常吃饭了?那今后还怎么过日子呀?”

黄教授安慰道:“胃主要功能是储存、碾磨、搅拌食物,通过胃酸和胃酶的作用,将食物变成稀糊状粥样物,后逐步排出送入小肠,以便肠道消化、吸收。其实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是很弱的,消化吸收功能主要发生在小肠部位,通过胆汁、胰液和小肠液中的消化酶,经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将营养物质吸收入血。因此全胃切除术后还是可以正常进食的,对营养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影响不大,而且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黄教授进一步补充道:“当然,对于胃大部切除手术,把胃远侧控制食物排除速度的控制阀门即幽门也切除了,术后食物进入小肠的速度不再受胃幽门的控制,食物在胃的停留时间也会明显缩短;而对于全胃切除手术后,食物更是直接进入小肠内。因此,由于食物碾磨粉碎和初步消化功能的确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有极少部分患者由于食物排出过快还影响了小肠内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长此以往会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因此在进食上需格外注意,也对食物及进食方法有了新的要求。”

“那请教授您给我讲解讲解,像我老伴这样,手术后到底该吃点啥呀、该怎么吃啊?”老刘追问道。

黄教授微笑着说道:“您老仔细听着,胃癌患者术后的饮食有几点是特别需要重视的。”

“第一: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的患者,术后医生判断能够开始进食了,往往会让病人先吃2天的流质饮食,无不适症状后会改为半流质的,一个月后就可以进食软饭或普通饮食了。由于胃碾磨粉碎食物的功能减弱或消失了,从半流质开始就要’细嚼慢咽’,充分发挥牙齿和口腔的咀嚼碾磨功能,从而代替部分胃的功能,因此改变狼吞虎咽、大口吃饭、进食过快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做过胃大部切除手术或全胃切除的病人,由于残胃较小或缺失,不能和健康人一样每日进食三餐,那样的话胃肠的负担就会过重、营养也得不到满意的供给。针对这种情况需采取少量多餐的饮食方法,让食物能够少量分批进入小肠内;每餐应减少进食量,每次进餐不宜超过毫升(约小半碗开始),但需增加进食的次数,每天可进食8-10次,进食总量跟术前相似;以后逐步增加每次的进食量,每餐大约增加1-2调羹量的食物,每周增量一次,这样逐步增加每餐进食量、减少进食次数,约在两三个月时间内把饮食恢复到术前每天进食三次的水平。”

“第三:每次进餐可以选择质地细软少渣、高蛋白少油腻、宜消化吸收的食物,忌食生冷硬、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浓茶咖啡等;除了吃谷物外,可以多吃一些精肉、鱼类、蛋类、禽类、乳类及豆类食品等高蛋白食物;食物要注意营养均衡,品种要丰富,包括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碳水化合物包括谷类如大米、面粉、土豆等;蛋白质分为植物性蛋白和动物性蛋白,主要分布于豆类和各种肉类中;蔬菜、水果中维生素含量较丰富。胃癌患者在术后可适当补充一些铁剂和微量元素,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胃切除后,胃酸减少或缺乏,短期而言影响了铁和微量元素的吸收,长期则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和微量元素的减少,平时可以少量服用硫酸亚铁和吃些动物的血制品、肝脏以及菠菜等。”

“第四:有一些胃切除、病情恢复较好的患者,术后康复期的2周~3周内可能在吃甜食(如牛奶加糖)后10-20分钟内,出现心慌头昏、出汗、恶心呕吐、上腹部不舒服等症状,伴有肠鸣或腹泻,一般持续15~30分钟可自行缓解,我们称之为“倾倒综合征”,是由于食物排入小肠的速度过快引起的;也有的患者在胃切除术后,进食2-4小时后出现心慌乏力、眩晕出汗、手顫嗜睡,甚至虚脱,我们称之为“低血糖综合征”,这是由于肠道内糖分吸收过快、引起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反应性的低血糖;两者都是表现为反应性低血糖症状。为了不使血糖速升速降,应尽量避免高糖摄入,减少碳水化合物食物(米、面等)的摄入量,选择低糖、高蛋白、低脂肪的固体食物;在进食时应先吃干食,后吃流食,并缓慢进食;饭后安静平卧20-30分钟,这些措施均可使食物进入肠内的速度减慢,从而预防低血糖症状的发生。”

“最后:在胃切除术后的饮食中应注重“三高一低,食物多样”的原则。饮食搭配要尽量遵循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的原则;食物选择应多种多样,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

黄教授安慰道:“您老不用紧张!只要您们按照这些原则,根据不同人不同习惯可以不断调整饮食结构,我想您的老伴完全可以尽快地从手术创伤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尽快投入到新的生活和工作中去的。”

老刘连连点头说:“好的好的,我要给老伴儿多增加营养,回去我就多熬一点鱼汤、肉汤,熬浓一点给老伴喝,这样恢复才能快!”老刘信心满满地说。

“那可不行!”黄教授摇摇头说:“鱼汤、肉汤是有味道、但没营养!汤中含有非蛋白氮、嘌呤、谷氨酰胺及少量游离氨基酸,所以鲜味满满,但蛋白质含量低、营养密度低,所以煲汤喝汤不是人体获取营养成分的良好来源。

“啊!这样的呀,那我赶快去多买点人参、海参、蛋白粉,让老伴儿好好补一补。”老刘挠着头说。

“那也不是最佳之策呀!”黄教授说:“您讲得这些所谓的补品,其实蛋白质含量并不高,对促进术后病人体力尽快恢复的作用并不大。可以将肉类、鱼类、蛋类、豆制品、蔬菜类等,分别制备软烂,以便于患者咀嚼、吞咽和吸收。”

“原来如此!”老刘说:“我知道啦!还是要多吃肉、鱼、蛋、虾类真正高蛋白含量的食品,而且要红烧的或水煮的,要把实实在在的高蛋白食物吃下去”。

“对的!”黄教授竖起大拇指赞许道。

“可是,我听别人说鸡、海鲜是发物,肿瘤病人是不能吃的,但我老伴儿生病前,最喜欢吃鸡和海鲜啦!黄教授您说我可以准备这些吃的吗?”

黄教授回答说:“鸡和海鲜这些所谓‘发物’,能否引起肿瘤的复发,没有科学证据,至少到目前为止未见明确因食用‘发物’而导致肿瘤复发的病例。因此,这所谓‘发物’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病人喜欢吃鸡、海鲜,就给他吃呗!但仍然建议食物的多样化和均衡饮食”。

老刘最后问黄教授:“听说市面上和高级的商店里有许多抗癌食品、抗癌保健品,据说价格不菲,但只要效果好,我就买给老伴儿吃!”

黄教授解释说:“某些营养素或植物化学物所含的成份可能具有抗癌作用,也是在体外试管里做实验时,发现对一些癌细胞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实验用的这种有效成份浓度,通常是进食天然食物中所含这种有效成份的若干倍,所以补充营养素及某些植物化学物制剂作为抗癌食品和保健品,目前没有证据能证明其在病人正常生活状态下具有抗癌作用。这种忽视正常饮食,花高价吃所谓的抗癌食品的做法是错误的”。

老刘听了黄教授的解释,茅塞顿开,连声感谢道:“谢谢教授,这下我放心了,原来胃癌手术虽然让我老伴没了胃,但还是能够高质量地生活的!我想,在您今天的指导下,我一定能照顾好她的饮食起居、让她能够尽快地康复、尽早地适应新生活的!”

精彩内容,点击观看:

科普视频:

《胃癌篇》第一集完整版:无任何症状

《胃癌篇》第二集完整版:上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

更多精彩内容,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qganjun.com/pxyc/7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缺铁性贫血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