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我院检验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张俏忻上线汕头电台《医生来做客》节目,为听众解读手中的医学检验单,为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看病或体检时,医生经常会让患者去查个血、验个尿,几张化验单拿到手,急急忙忙找医生看看有啥问题。那么是不是化验报告没问题,就证明我们身体健康了?医院检查之前又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呢?医院先后的检验结果为啥不同,是不是给我做错了?就以上问题,本专题将为你一一道来。同时就时下大家最关心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问题,本专题也将为您进行简单介绍,让您了解病毒核酸检测的来龙去脉,希望能对听众朋友们有所帮助。
1
SCHOOLOPENS
检验结果正常能说明身体健康吗?
健康体检项目一般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心功能、血脂、肿瘤标志物、乙肝两对半等。各项体检化验正常是指各指标在参考范围内,但这并不能说明身体健康。
一方面,任何一种检验项目,都会有一些假阳性和假阴性存在,其中既有人体状况动态变化的因素,亦有检查设备和技术敏感性问题。比如,虽然健康体检中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查,但很难发现早期的肿瘤,如早期肺癌发现需肺部CT片,消化道肿瘤发现需依靠胃镜、肠镜检查,而这些项目都是常规体检中不包括的。由此可见,常规体检存在一定“盲区”。在体检时您还应主动提供自己的个人健康信息(病史和症状),例如有无咳嗽、咯血、胸痛、腹痛、大便习性改变、血尿等症状。医生可根据这些信息分析您的身体情况,并建议、指导您做进一步检查。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先明确一下怎样才算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根据这一定义,据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为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各种检验结果均可为阴性,但人体有各种各样的不适感觉。由此可见,体检结果正常,您也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
2
检验结果为何也出错?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先进的仪器和技术不断进入化验室,越来越多的化验项目成为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准确、有效、及时的化验已成为保健和疾病诊治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化验结果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受检者的准备(空腹与否、运动状态、服用某些药物等)、标本的种类(静脉血、手指血)、标本采集的时间(清晨、上午、下午等)、标本的运送(从一个地方采血后送去别的单位化验等)。此外,化验结果的得出还与化验室检测、数据处理、结果报告及化验单发放等多个环节有关,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您的化验结果。
医院看病化验后,应客观地看待化验结果,并注意排除一些影响因素。例如出现血脂、血糖增高时,要考虑一下是否因空腹抽血造成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时,想想有无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出现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低时,不能以一次化验为准,过几天再复查仍然减低才能考虑是真的减低。再比如,清晨化验尿液有异常,下午化验尿又可能正常。尿量不同、尿液稀释程度不同,都可能使每次检查的结果不同,这都属于人体允许的变异范围。此外,对于化验结果超出化验单上所标示的参考范围(或参考值、正常值)时,也不要仅凭此就判断得了病,一定要考虑到可能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病情及其它检查和资料综合分析。只有经过医生,甚至是不同的医生分析后才能确诊。每一次化验只能反映人体生命活动某一瞬间的情况,有些病理变化可能查得到也可能查不到。所以,只有连续、动态的观察才是科学的做法。
3
抽血有哪些注意事项?
抽血前,应注意: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以免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检测。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还会影响检测结果。4.有晕针史的患者请提前说明,医院将做特别安排。
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4
如何看血常规报告单
血常规是医学上最常见的化验检查之一,俗称三大常规之首,也是最基本的一项检查。
血常规反映的是血液中的一般情况,血液中有很多成分,主要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常规就是来看血细胞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先说红细胞,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功能重要---携带氧气。如果它降低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贫血和缺氧。正常成人每天合成6g的血红蛋白。而正常人成熟红细胞的平均寿命在天左右。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目高于成年女性,如果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都降低,那么有可能是贫血,根据血红蛋白的水平将贫血分为不同的程度。
造成贫血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
如果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变大,提示可能是巨幼细胞贫血,多半是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造成的。
如果红细胞平均体积变小,提示可能是缺铁性贫血,是由于缺铁或者是铁吸收障碍导致的,也可能是地中海贫血引起的。
再说白细胞,白细胞的家族非常大,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各有不同,比例最高的是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攻克外来入侵的病毒,细菌,微生物等。如果在细菌感染或者应激状态下,中性粒就会增加。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寄生虫感染,或者过敏状态下,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就会增加。
最后是血小板,血小板参与止凝血过程,所以如果血小板的数目比较低,就要注意有没有出血的风险了。
5
SCHOOLOPENS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大致分为三个流程:采样、送检和检验
1.采样:采样人员须经过生物安全培训,三级防护下完成采样工作。在采集标本时,要根据不同采集对象设置不同的采样区域,将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愿检尽检”人群分区采样,避免交叉感染。标本采集前,采样人员应当对受检者身份信息进行核对。应当采集呼吸道标本,包括上呼吸道标本(口咽拭子、鼻咽拭子等)或下呼吸道标本(肺泡灌洗液、深咳痰液等)。采集后的标本放入采样管,标记后放入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
2.标本送检:专人单独转运至检验科,交给PCR实验室人员,转运人员需三级生物安全防护;转运期间保持平稳、勿震荡、勿开箱。
3.核酸检测: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符合《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具备经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核备案的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实验室条件。原则上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应当设置以下区域:试剂储存和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和产物分析区。这3个区域在物理空间上应当是完全相互独立的,不能有空气的直接相通。实验室应当配备必需的仪器设备,包括核酸提取仪、医用PCR扩增仪、生物安全柜、病毒灭活设备(如水浴锅等)等。
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当在生物安全柜内对标本进行清点核对,并对标本进行灭活处理。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试剂准备、标本前处理、核酸提取、核酸扩增、结果分析及报告,经过6个小时繁琐的检验过程,一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报告单就新鲜出炉了,当然手机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qganjun.com/pxzl/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