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缺铁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检查 > 正文 > 正文

关于缺铁性贫血的这些饮食方法你知道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12 19:01:25
点击“蓝字”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致。当身体对铁的需求和供给失去平衡,体内贮存的铁被耗尽(铁缺乏症),就会因为铁元素不足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导致贫血(缺铁性贫血)。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IDA)是发达国家唯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1、铁吸收障碍

  饮食中铁的生物利用度变化颇大。除血红素铁外,其他铁形式均需转变为亚铁形式才能被吸收。铁的转变和吸收受诸多因素如肠道环境、饮食内容和还原物质的影响。

  专家表示,胃酸有助于二价铁和食物铁的吸收。胃酸缺乏、胃切除术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他胃肠道疾病可造成铁吸收障碍,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2、铁丢失过多

  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失血1ml丢失铁0.5mg.慢性失血的原因众多,包括消化道出血、反复鼻出血、月经过多、频繁献血、出血性疾病等。消化道是慢性失血的好发部位如消化性溃疡、胃肠道恶性肿瘤、胃肠道憩室、痔疮、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及钩虫病等。

  消化道慢性失血有时表现隐匿或部位难以确定,应尽力查找。慢性或反复的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人造心脏瓣膜和疟疾时,铁随血红蛋白尿排出,从而造成缺铁。

  3、铁摄入不足

  饮食中的含铁量大致与其所含的热量相关。以混合饮食为例,维持铁平衡,成年男性应含5~10mg铁,女性应含7~20mg铁。如无吸收障碍或需求增加,饮食因素并非是缺铁的主要原因。

  育龄妇女因月经丢失、妊娠及哺乳铁需求量增加,每次月经约丢失20~40mg的铁,胎儿体重每增加g需母体供给80mg的铁,哺乳期每日约丢失0.5~1.0mg的铁,如饮食供给不足,则易造成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生长迅速而铁储备量较少,作为主食的各种乳汁含铁甚少,如喂养不合理也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可以多吃这四种食物:

  动物内脏

  缺铁性贫血的人应该多食用猪肝、鸭肝、鸡肝等食物,其中富含的血红素铁等成分,是造血的必备原料。动物内脏可以采用炖、煮的方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食用前一定要去毒。

  动物血

  特别是猪血,被称为“液态肉”,其含铁量尤为丰富,g猪血中含铁量高达45mg左右,吸收率在20%以上。其含铁量是猪肝的2倍、鸡蛋的18倍、瘦肉的20倍,是补铁补血的佳品。一定要适量,以免造成过量补铁而出现不良反应。

  瘦肉

  猪肉、牛肉、羊肉等,虽然廋肉中的实际铁含量并不高,但是铁的吸收利用率却很高,且购买、加工均较为方便,适合这类人群的补铁补血所需。同时,廋肉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较高,可以起到补铁预防贫血的效果。

  蔬菜水果

  从中摄入较多的维生素C,以提高铁元素的实际吸收和利用率。如:鲜枣、沙棘、胡萝卜、猕猴桃、柚子、青椒、桂圆、番茄、草莓、甘蓝、黄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qganjun.com/pxjc/448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缺铁性贫血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