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物?坏食物?
到底要不要吃?
人们对食物的评价有很大的差异
甚至在很多时候还充满了主观色彩
同样的一种食物,同样的一种特性
既可以被说成优点。也可以被说成缺点
吃对了,有利健康;吃错了,可能适得其反
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看看几个案例
全谷杂粮
负面说法:
杂粮不好消化!
杂粮吃多了会胀气!
杂粮纤维多、质地粗,会伤害肠胃!
这样一听,很多人就不敢吃了
怕伤害到孩子幼嫩的肠胃
怕消化能力下降的老人不堪重负
怕胃肠有慢性炎症的人加重病情
正面说法:
杂粮消化速度慢,吃了不易发胖!
吃杂粮餐后血糖上升慢!
杂粮含膳食纤维丰富,能帮助预防便秘!
杂粮含抗性淀粉多,有利于改善肠道菌群!
这样一听,它很适合便秘的人群食用
也很适合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和想减肥的人
红肉
(主要指牛羊肉
肝、肾、心等动物内脏)
负面说法:
多吃红肉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多吃红肉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
多吃红肉会促进炎症反应!
这样一听
很多中老年人就不敢吃了
怕升高血压,怕增加患慢性病和癌症的风险
一些注重美容的年轻人也不敢吃了
怕自己脸上的痘痘增多
正面说法:
红肉富含血红素铁
可以帮助预防缺铁性贫血!
能让女孩子脸色红润!
红肉富含蛋白质
能帮助我们保持肌肉状态
避免身体松垮!
红肉中B族维生素含量高
利于预防营养素缺乏!
这么一说
就有很多年轻人为了美容和健身而吃红肉
还有很多孕妇为了怕自己孕期贫血而吃红肉
也有很多人怕家里的老人、孩子贫血
而让他们吃红肉
豆类
负面说法:
豆类吃多了容易胀气!
豆类中含植酸和单宁,会影响消化!
黄豆、黑豆中含有植物雌激素,
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平衡!
这么一说,消化不良的人不敢吃了
男人怕自己增加雌激素而女性化
女性怕雌激素过多
提升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家长怕孩子早熟也都不敢吃了
于是对豆类敬而远之
正面说法:
豆类中富含低聚糖,属于益生元
对肠道菌群有益!
豆类中含植酸和单宁
有利于降低消化酶的活性
延缓餐后血糖上升!
黄豆、黑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
能降低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并帮助中老年女性预防骨质疏松!
这么一说
减肥者、糖尿病患者、便秘者都想吃豆类了
中老年人群也都想吃豆类、喝豆浆了
有小籽的水果
(如桑葚、蓝莓、草莓、
猕猴桃、火龙果等)
负面说法:
这些水果性寒凉!
这些水果吃了容易拉肚子!
这些水果吃了会影响消化!
这么一说
至少一半多的人都不敢吃这些水果了
女性和中老年人更是产生了恐惧
正面说法:
这些水果富含抗氧化物
有利于降低炎症反应!
这些水果能促进肠道运动
帮助预防便秘!
这些水果的血糖反应不高
对消化酶有抑制作用!
这样说来
患有三高的人、有炎症的人、便秘的人
都觉得吃这些水果很健康
看完了以上四个案例
你有什么感触呢?
食物还是那个食物
特点还是那个特点
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
我们每个人的饮食习惯、生理需求都存在差异
那么从你的角度看它是优点
从另外一个人的角度看就是缺点了
所以,到底该不该吃这种食物呢?
下面将讲述三个需要把握的方面
01
你的身体状况如何
和这些食物的特性是否对得上
小籽的水果
如果容易拉肚子,那就要少吃有
如果便秘,就可以多吃点
红肉和动物内脏
如果患有缺铁性贫血,就不妨多吃点
若不贫血却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那就少吃点
全谷杂粮
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
那就不妨适当吃一些消化慢的;
如果血糖正常,但消化不良,
那就可以减少全谷杂粮的比例,
增加白米、白面的比例,并选择相对比较容易消化的品种,比如胚芽米、小米等
这些并不比白米难消化多少
适合别人的食物,不一定是适合你的
适合你的食物,就可以多吃点
获得它的益处
不适合你的食物,就得少吃点
否则会产生不良反应
02
数量很重要
要理解什么叫做过多或过少
一种食物好不好,要看吃了多少
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每餐吃一碗米饭是安全的
不等于每餐吃五碗米饭也无害健康
各种食物都是一样的道理
多吃红肉不好≠一口都不能吃
每天吃一大块牛排当然不好
但健康人按膳食指南推荐
平均每天40~75克的量吃
既不会促进癌症的发生
也不会促进冠心病的发生
如果有医嘱说明要少吃
就可以取低限40克
或把红肉替换为鸡鸭肉
无须一口肉都不吃
说吃有些水果容易腹泻,也要看吃了多少
一次吃克会拉肚子
不等于吃一两口也会带来这种麻烦
毕竟食物不是毒药,只要没有过敏问题
对于不适合自己的食物,少吃一点就无碍
03
如何烹调
对于不好消化的食物
可以通过一些烹调方法来让它们易于消化
较“粗硬”的全谷物和豆类
害怕粗硬纤维对消化道的刺激?
可以提前浸泡、使用压力锅或破壁机等方法
想改善口感,提升消化能力?
可以搭配白米、糯米食用
觉得每天限制的几十克红肉的量又太少,
吃起来不过瘾,又担心红肉不能多吃?
把红肉切成丝、片、末
和含大量高膳食纤维、高抗氧化物的蔬菜
一起烹调,就显得比较多了
既不显得素淡,又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特别要注意的是
某些人可能对个别食物
会产生慢性过敏现象或其他不良反应
这时候不必因为别人说某种食物好
就勉为其难地吃,最好暂时一口都不吃
过半年等身体改善之后再尝试
如果出现急性过敏现象,就要忌口啦
其实还有很多和健康相关的忠告
其中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比如说,饭后要不要百步走?
首先,判断自己是否胃肠功能极差、身体特别弱
如果不是,饭后马上站起来走路是没问题的
其次,还要看所谓的“百步走”的速度有多快
刚吃完饭显然是不适合马上去竞走的
但若只是轻松地散散步,大部分人都没问题
虽说一天走1万步有利于健康
但若天天走3万步的话
就不一定对人人都有好处了
此外,还要看你吃了多少东西,营养够不够
如果本来就在节食半饿着的状态
还要每天走几万步,身体的损耗会很大
还会流失肌肉,造成疲劳感
女生还可能影响到“大姨妈”
所以,在饮食方面
不要把一些流行说法当成绝对真理
在听到这些说法的时候,要保持定力
认真思考一下这个说法和自己的情况一致吗?
这种食物的优点对自己有意义吗?
它的缺点会伤害到自己吗?
吃对了
就是好食物
吃不对
即便在传说中带着健康光环
也可能会伤害到我们的健康
文字I陈佳颖
图片I网络
审核I熊军
参考文献I《吃的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