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上面点击蓝色字免费订阅,定期会收到这样的好信息
年养猪业七大新特点
1、生猪出栏量同比增加
大型龙头企业扩张较快,产能大量稀放。据统计年1-2月份9大上市公司共出栏生猪.2万头,同比增长27%。据样本点调查,万头猪场1-2月份出栏生猪同比增长3%;监测村1-2月份出栏生猪同比增长5.0%。
表:年1-2月份9大上市公司生猪出栏量,万头
年规模企业生猪出栏同比增加。温氏股份出栏目标万头,同比增长20%;牧原股份出栏将超过万头,同比增长40%;正邦科技出栏万头,同比增长90%;广安生物和新大牧业年出栏预计分别超过万头和70万头,同比增长均超过60%。据博亚和讯统计测算,全国一体化规模企业出栏量占全国比重将增加到10%,新增出栏量达万头左右。
2、生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性能明显提升,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前部分猪场猪舍改成地暖,用电取暖,仔猪腹泻发病率一年比一年轻,目前全国万头规模以上猪场PSY平均水平可达20头以上,中等规模猪场也能达到18-20头,较前几年平均增加了3-4头,较年平均提高1头,8胎以上高龄母猪存量较少。
3、生猪出栏体重增加
养“牛猪”和二次育肥现象明显,出栏肥猪活重呈逐年增长趋势。-年行业二次育肥现象贯穿整年,再育肥期在1-3个月不等。如温氏股份出栏活猪体重增加到kg左右,新郑银发公司出栏活猪体重由前几年的不足公斤/头,增长至-公斤/头;新大牧业公司春节前后出栏体重公斤的活猪有60%进入二次育肥市场,最终出栏体重达公斤以上;新郑兴业猪场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平均出栏体重达公斤左右,除自繁自养外,也进行短期二次育肥。未来二次育肥可能成为专门一个职业。
4、能繁母猪总体存栏变动不大,更新力度加大
据走访猪场摸底统计,年3月份母猪存栏量同比增幅在2%。饲养20-30头母猪的自繁自养户,母猪淘汰量较大,能繁母猪更新率提高,发现种猪问题会立即淘汰,以保持高效生产。另外为控制后市风险,弃养母猪增多,直接转型改为专业育肥或二次育肥。部分规模场户为避免重蹈往年巨亏风险,年有意向主动加大母猪缩减量,淘汰时间多安排在7-9月份,且多采取淘汰与后备补栏同时进行。
5、补栏相对清淡,但仔猪补栏仍好于母猪
进入3月份,市场仔猪补栏和母猪补栏总体上继续保持清淡;据种猪企业反馈,3月份仔猪出售价格-元/15kg,保本微利,较大体重的保育仔猪仍较好卖。二元母猪销售客户群为中小户(单批补栏30头以下),销售难度较大,销售体重增加。面向大客户的总体销量仍较稳定,销售体重55-56kg,销售价格-元/头,同比下降元/头左右。行业对7-9月份生猪行情仍保持相对乐观,仔猪补栏整体好于母猪。
6、为降成本,行业已快速行动起来
养猪出栏已亏损,但出售仔猪与种猪还有部分利润空间,为控后市风险,多在采取加大母猪淘汰,仔猪与种猪促销,另外,饲料涨价,全价料销量下降,预混料增加,也从中看出,养殖端也正从控制饲料成本入手。再者,也在积极研究其他降成本的有效方法。降成本,直接是提高效率,降低直接生产成本;间接是优化生产组织形式,扮演自己最擅长的角色,获得最佳利润和成本可控。
7、鲜品消费稳定,冻品囤货力度仍不大
家庭鲜销已基本稳定。3月份以来,猪价快速下跌,据对农贸市场猪肉摊位调查,今年春节后猪肉销售情况与往年大致相同,销售量为正常情况的50%左右,虽然猪肉较年前便宜2-3元/公斤,但日销售量并没有明显增长。
冻品囤货已逐步开始,但力度仍不大。据调查,单纯屠宰企业屠宰量有所增加,肉制品企业、食品厂、经销商等已有企业开始增加冻肉库存,但量仍不大。
受环保因素影响,跨区域调运增加。年春节前后受一二线城市受大气污染治理影响,屠宰开工下降,外调量增加,如郑州屠宰场关闭增加,供应能力下降,外埠入郑白条猪供应增加。
1、今天商务部公布拟对自美国进口的部分猪肉产品加征关税。
2、美国18年2月猪肉均价10.6元/公斤,同比下降3.1%;欧洲年2月猪肉均价11.02元/公斤,环比回升4.5%。
3、正大集团万头生猪项目即将落户四川。
4、大北农3月21日发布对外投资公告:拟2.24亿元在江西和广西建生态猪场项目。
5、近日,欧盟委员会有条件地批准了拜耳拟收购孟山都的交易。
生猪
今日(3月23日)全国生猪(包含外三元、内三元和土杂猪)均价至10.23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4元/公斤,跌幅0.39%。外三元最高价格至12.8元/公斤,土杂猪最低价格为8.4元/公斤。18个省份下跌,5个省份持平。少部分上涨省份涨势难以维持,大部分地区重又转为下跌,但跌幅有限。当前大场和屠企博弈激烈,猪价暂时保持稳定,全国生猪平均价格较小幅度下行。
3月22日部分地区外三元价格
3月22日部分地区豆粕价格
今日话题:养猪人如何面对低谷艰难期
面对比较低迷的市场行情,降低成本和练好自身内功是减少损失和抵御风险的最好办法。
①适时出栏,控制好肥育猪的料肉比。不要在营养标准方面降低,那样会延长你的出栏日龄,反而得不偿失。猪不会因为猪价高低而改变自己对营养摄入的需求。
②优化种猪群。淘汰生产性能底下和问题母猪,引进、更新、调理母猪群状态使其在高价的春天来临时处于比较理想和高产的状态。
③加大淘汰力度,坚决淘汰哺乳、保育、育肥各阶段没有饲养价值或经济效益底下的病弱猪。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成本投入,还对某些疾病的控制起到一定的帮助。
④改善猪只生存环境,不要让任何阶段的猪只处于极寒和酷暑的应激状态。增强通风换气工作等。尽其所能让猪只舒适、快乐的生产、成长。
坚持自己的初衷,不贪心不图大,坚持自己自己选择的路,曙光就在前面等着我们。——蔡政昂
猪贫血,补铁无效的原因
贫血是影响猪场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产房猪群。母猪贫血会造成母猪产程过长,难产、死产多,泌乳少、发情异常、难配种、免疫力低等各种问题,易发各种疾病;而仔猪贫血则会造成生长性能低、料肉比高、抵抗力低下等。
在生产过程中,猪群贫血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该类问题已引起生产的重视,在生产过程中,仔猪补铁保健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随着近年来对母猪贫血的认识,很多猪场开始在母猪产后对其进行补铁程序,对母猪的产后尽早恢复、断奶发情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给猪群补铁后偶尔会发现猪群仍表现为皮肤苍白、贫血病症,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能够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如血液成分必需营养物质的缺乏、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毒素影响等。
而对于此类病症,却少有人进行研究与报道,并未引起生产的重视,本文就引起猪群贫血的原因进行简要阐述,以为生产中针对猪群贫血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导致猪群贫血的最主要的原因:
血红蛋白成分铁的缺少,生产中对缺铁性贫血已达成共识,补铁保健已是猪场必不可少的部分。除铁元素外,另一重要元素维生素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机体内的血红素代谢也需要维生素的调节,此类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6、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若机体缺乏此类维生素,可能会引起机体生血系统出现问题,引发机体巨幼红细胞贫血。由于饲料配方的不断改进,此类原因造成的贫血较为少见。
在生产过程中,由细菌病毒感染、或霉菌毒素引起的猪群贫血很少引起大家的注意,而实际上,此类病因猪群常年多发。
细菌病毒
某些病毒会引起猪群的贫血,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蓝耳病毒),该病毒可能直接或间接破坏红细胞的生产引起猪贫血。此外,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仔猪后会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导致仔猪皮肤苍白。
细菌与寄生虫感染会引发机体出血性贫血,主要见于引发机体出血性病症的病原,如沙门氏菌、猪痢疾、外寄生虫虱子、内寄生虫猪具吻棘头虫、兰氏类圆线虫、猪毛尾线虫等。
在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免疫机能下降,肠道吸收的内毒素过多超过机体清除能力,导致胃肠道粘膜缺血、坏死、屏障破坏,大量内毒素释放入血。
大量内毒素进入血液后,改变血管透性造成局部出血,严重时可导致机体内毒性休克。
内毒素中的脂多糖成分能抑制红细胞的生成,脂多糖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且内毒素可导致血清铁浓度的降低继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此外,寄生虫感染中,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引发的猪溶血性贫血最为常见。猪附红细胞体夏秋季节多发,猪群感染后,会导致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母猪生产性能下降。
在生产过程中,霉菌毒素的危害显而易见,但容易被忽视的是霉菌毒素对血液系统的侵害。霉菌毒素中,T-2毒素对造血系统的损伤作用及对外周血样的毒性作用最大。
造血系统是T-2毒素的主要影响器官之一,T-2毒素毒素进入机体后会引起造血器官损伤、引发出血性症状,导致骨髓组织坏死,影响多能干细胞的功能,使多种血液成分的数量比例失衡。
可表现为:
骨髓和脾脏红髓细胞损伤、血液系统内造血细胞数目显著减少、红细胞计数和容积下降、贫血及红细胞溶血等症状(张园园,T-2毒素影响K细胞向红系细胞分化的分子机理硏究,年;王敏辉等,T2毒素研究进展,)。
另外,黄曲霉素可造成机体肠道及肾脏出血,呕吐毒素会造成皮下及肌肉出血。
综上所述,引起猪群机体出现贫血的原因多种,贫血会造成猪群生长繁殖性能下降,严重影响猪场生产成绩。
在生产过程中,要警惕猪群贫血的发生,预防猪群贫血,除正常的补铁保健程序、营养补充外,也要根据时间季节、猪场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清除内外病原、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等致病因子。
如何从生产管理上防治哺乳仔猪拉稀
(连载)
十三、正确制定产后1周的日粮计划
原则是从少到多,确保做到“三统一”,即母猪食量、母猪泌乳量与乳猪吮乳量基本一致,这样乳猪发生消化不良的可能性就很小。具体的方法是:产后12~24小时内的母猪原则上不给料或限料在1kg以内,仅仅提供温热的麸皮盐汤,促进食欲,加快其胎衣排除,之后每天定量加料,一般1-2胎新母猪每天加料g左右,经产母猪g左右。
十四、脐带处理,不留后患
脐带是胎儿在母体内的营养通道,出生后就是一个对外界开放的窗口,产房内有害的细菌就有可能通过该窗口来危害乳猪。特别是卫生状况不好以及温湿度控制不好的产房,更容易导致感染。很多养猪场的产房乳猪,1周后在脐带脱落的地方可见有红肿炎症,说明脐带处理不当。
正确处理脐带有3个要点:
(1)及时,乳猪一出生就要马上处理,所以在母猪生产期间要确保24小时有人负责接产:
(2)尽可能让乳猪能利用脐带内的带血,可以明显地提高乳猪的生命力;
(3)脐带要尽可能地留长一些,但是也不要超过腿长,站立时不可以触碰地面,并在远离肢体端给予结扎,用碘酊充分消毒。
十五、乳前去犬齿
乳猪犬齿去除后对母猪乳头的保护和有效预防母猪乳房炎效果明显。但是处理的不好,会给母猪带来更大的伤害,所以笔者建议条件不具备或技术没有掌握的猪场做还不如不做。正确给乳猪剪牙有3个要点:
(1)要选择专用工具。有的猪场竟然使用手术剪刀或家庭常用的剪刀来做,不但去除不彻底,还使得犬齿更锋利,更容易咬伤母猪的乳头或导致乳房炎;
(2)去除要彻底、整齐,并要用手指检查断面是否合格,不合格就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3)断面消毒,要尽可能减小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所以建议使用抗生素涂抹,效果也不错。
(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