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缺铁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治疗 > 正文 > 正文

学会看孩子的血常规报告,你也能成为半个儿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25 17:54:3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66.html

孩子感冒发烧,医院去,医生大多会让做个血常规检查。

不过拿到那一纸报告,很多爸爸妈妈却犯了愁。

化验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说明了什么?白细胞升高是不是说明孩子被细菌感染了?要不要用抗生素?

看懂血常规报告,虽然不意味着就能诊断病情了,但至少可以让家长对孩子身体状况心里有数。

今天,控姐就教教大家:怎样快速看懂孩子的血常规报告。

血常规报告单

重点看这3项

血常规是一种检测血液中基本细胞成分的方法。

孩子生病,大多都是感染,不过感染的来源不一样,有的是细菌感染,有的是病毒感染。

血常规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医生来判断孩子的感染类别,从而给出正确的诊断方案。

虽然血常规的检查项很多,不过家长要看的只有3类:白细胞、红细胞和C反应蛋白。看懂这3点,就可以对孩子的身体状况做出一个粗略的判断啦。

白细胞、C反应蛋白

判断感染类别的依据

1.白细胞

白细胞是身体的卫士,当细菌或病毒袭击身体时,白细胞就会去冲锋陷阵、保卫身体。

白细胞是5种细胞的总称,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每种细胞的作用方式各有不同。

孩子生病感染来源通常是细菌或病毒,医生主要看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

中性粒细胞

当人体被细菌偷袭时,身体就会快速产生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派遣它们到患病的地方上阵杀敌。由于中性粒细胞短时间内急速增多,白细胞总数也会升高。

在血常规报告中,如果看到中性粒细胞增多,大多可以认定是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孩子使用抗生素治疗。

中性粒细胞增多,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能识别出哪些是病毒,把它们包裹起来消灭掉,不让病毒继续捣乱,并且产生相应的抗体,便于下一次直接消灭它们。

在淋巴细胞与病毒战斗的过程中,淋巴细胞会大量复制,数量变多,但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会下降。等到病毒被打败之后,淋巴细胞的数量又会恢复到正常值。

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2.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物。一般在手术或者受到创伤后,人体感染了细菌或病毒,血液中CRP的浓度就会升高。

由于CRP在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时都会升高,它的数值并不能作为判断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的准确依据。

?通常当CRP高于20mg/L以上时,医生会认为孩子受到了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还是要结合白细胞的变化来综合判断。

C反应蛋白水平低,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总结起来其实很简单:

如果中性粒细胞增多,或者C反应蛋白高于20mg/L以上,那么孩子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只是淋巴细胞增多,孩子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红细胞

判断贫血的常用指标

红细胞可以看做是身体的运输官,负责将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给机体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

血常规报告中,红细胞相关的有这几项: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数量(RBC)

红细胞压积(HCT)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但是,我们只需要看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RBC)这两项。如果HGB和RBC的数量减少,孩子有可能患有缺铁性贫血。

血常规指数仅作参考

切勿作为判断病情的标准

学会看血常规报告后,对于医生的诊断,家长可以结合报告上的数据来看,就更清楚了。

不过疾病的诊断,不是只看血常规报告那么简单,还要结合临床的症状。

真正靠谱的医生,会综合孩子的报告单数据和临床的症状,结合实际的临床经验,做出准确的诊断。

来源:丁香妈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qganjun.com/pxzl/4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缺铁性贫血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