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缺铁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治疗 > 正文 > 正文

创建等级提能力惠及民生促小康罗甸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13 22:28:39
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www.zggylt.com/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妇幼卫生工作,将妇女儿童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部署,明确职责,高位推进,以县妇幼保健院为主体的产科建设、人员配备、急救设施、医疗设备逐步配齐;医院技术为支撑的医疗实力进一步加强,医疗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以乡村为基础的急救转诊体系不断健全,充分发挥了“网底”保障作用,实现生育全程涵盖婚前、孕前、孕期、产后、儿童5个时期。

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社会参与、公平公正”原则,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为重点,将县妇幼保健院打造成科室齐全、功能完善、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年5月罗甸县启动创建二级妇幼保健院,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投入保障,强化管理,积极推进“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持续发展、持续改进。

领导重视,合力推进。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妇幼保健院等级创建工作,将县妇幼保健院创建写入《年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年度县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作为年重点工作进行调度,主要领导多次到县妇幼保健院开展创建工作调研和督导,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在机构规格上。将妇幼保健院提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配齐配强院领导班子,便于创建工作的管理和协调。二是在组织保障上。县级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第一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内部创建组、资金保障组、医技力量组、宣传组等五个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健康局,负责创建的协调领导,实行两周一调度。院级成立创建办公室,专抓等级创建工作和日常管理事务,将创建工作职责分工到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在实施管理上。县级印发了《创建二级妇幼保健院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步骤,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完善保障机制,夯实基础配套。坚持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全额预算管理,在确保各项经费全额投入的基础上,一是调整充实人员和床位。将妇幼保健院人员编制从45名调整增加到名,通过高校引进、机构合并、调配等方式充实人员,目前,有在岗职工人,较创建前增加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大学本科学历73人,专科学历62人。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34人、初级职称56人,分别占卫技人员数的9.03%、23.6%和38.8%。床位编制从35张增加到55张。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投入50万元支持创建工作日常开展,投入多万元新购置医疗设备32种,投入余万元用于科室改造。目前,医疗设备配置相对齐全,其中:万元以上设备共41台(件)。三是投入3多万元,无偿划拨15亩用地用于新建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目前已完成3层主体,明年即可投入使用。

完善科室设置,提升技术水平。按照院、部、科三级管理模式,开设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四大综合部”和15个医疗保健门诊,功能科室和行政科室设置规范、合理,基本满足全县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需求。目前,医院能开展妇科、产科、儿科常见病诊疗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其中:妇科能开展不全流产稽留流产钳刮及清宫术等。产科能开展平产分娩、人工剥离胎盘工作等。计划生育科能开展上环取环术、人工流产术、引产术、输卵管通液术、输精管输卵管吻合术等。儿科(新生儿科)能对新生儿黄疸、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营养性贫血、小儿肺炎、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腹泻等诊治。截止10月底,妇幼保健院门诊人次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次;住院人次,增加21人次,住院手术例,增长35例。业务收入余万元,增长近多万元。

强化管理,持续改进服务。一是完善科室设置,规范服务流程。按照院、部、科三级管理模式,在满足“四大部”功能需求的同时,院级成立了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护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辖区妇幼保健质量管理委员会、后期综合管理委员会9个委员会,明确了各会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做到信息互通,各司其责。二是加强依法执业,严格准入制度。医院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诊疗科目开展诊疗项目。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母婴保健法》等法规要求,对卫生技术人员实行准入管理。围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将80个主要法律法规文件编印成册组织学习,干部职工自觉做到遵章守法,依法执业。三是建立健全制度,落实岗位职责。依照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二级保健院评审标准要求,医院实际,制定了包括行政管理、行风建设、保健部管理、信息管理、医疗管理、药械管理、院感管理、病案管理等20大项条工作制度;明确院长、党支部书记等53个岗位职责,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类、医疗安全类信息类、临床医疗类等5大类90项应急工作预案,达到了以创促管的目的。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建立健全院、科二级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机构,医院质量标准、奖惩制度,落实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责任制。二是加强院科协作,强化督查,相关问题得到持续改进。三是落实三级护理岗位管理责任制,推进护理质量改进和提升。四是加强临床路径管理。目前,对自然阴道分娩、剖宫产、宫颈上皮内肿瘤、儿童支气管肺炎、异位子宫出血5个病种实施单病种路径管理,有效控制医疗成本,得到了患者好评。五是强化手术分级管理,落实术前讨论和技术准入制度、手术医师分级负责制,加强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责任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强化药品监管,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一是健全药事管理制度,落实药事管理规范,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二是实行定期处方点评制度,每月随机抽取医师处方进行点评,加强临床医师用药监管,促进合理用药。三是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精、麻药品管理,采取保险柜存放、密码与钥匙分开和网上系统进销帐管理,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精、麻药品的安全。

强化医疗安全,维护医患权益。一是严格依法执业,近三年来,无非正常死亡病例,医疗事件、医疗事故、安全事故事件、信访上访件零发生。二是畅通绿色通道,严格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县妇幼保健院与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医院建立医联体协作关系,并对口帮扶红水河镇等部分卫生院,推进“双向转诊协议”的有效落实,确保患者能快速转诊及转诊途中的安全。三是公开透明收费,定期更新公示各项收费标准,将医疗服务价格目录、药品价格、医保政策、新农合政策进行公开,收费室、药房等亮身份上岗,严格执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落实“一站式”结算服务流程,减少医患纠纷发生。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在现有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医院收费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系统、收费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基础上,加快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预计年底建成包括集精麻药品监管系统、处方监管系统、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行政后勤管理医院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管理质量和效率。

强化督促检查,促进责任落实。各创建工作组、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强化责任落实,细化工作举措,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主动作为、相互配合。县创建领导小组多次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确保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截止目前,妇幼保健各项指标基本达标。一是业务管理指标。婚前医学检查率21.21%,产前筛查率35.21%,产妇建卡率95.4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2.34%,孕产妇艾、乙、梅检测率99.91%,住院分娩率99.77%,《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率97.44%,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1.02%,妇女常见病筛查率80.95%,母子健康手册使用率%。二是妇幼健康指标。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2.5%,孕产妇死亡率35.33/10万,新生儿死亡率1.77‰,婴儿死亡率2.8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29‰,出生缺陷发生率.92/万。三是评审重点指标。基本条款中:C条款条,完成条,完成率71.07%;B条款条,完成条,完成率46.08%;A条款条,完成77条,完成率18.20%。核心条款中:C条款40条,完成40条,完成率%,B条款38条,完成15条,完成率39.5%;A条款达38条,完成7条,完成率18.42%。

罗甸将以创建等级为契机,再加力度、再添举措,查漏补缺,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将妇幼保健院打造成科室齐全、功能完善,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医院,为全县和周边省县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保健服务。

信息来源:罗甸县卫生健康局

图片来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健康罗甸”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qganjun.com/pxzl/4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缺铁性贫血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