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缺铁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治疗 > 正文 > 正文

血常规生化指标检查的意义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2/2 19:32:59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青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973.html

生化检查的指标

1.血糖。

对于胰岛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不足或过多有鉴别意义;对于监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2.葡萄糖耐量

糖耐量曲线,对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亢等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3.二氧化碳结合力

对于判断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有一定意义。

4.尿素氮(BUN)

判定肾功能。增高可见于各种原因的肾功能损害;肝功能严重损害时减低。

5.肌酐

对急、慢性肾炎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6.肌酸

肌肉严重损伤,肾脏重度损害或尿闭时增高。

7.尿酸

增高:临床多见于痛风、急性及慢性肾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8.钾

判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9.钠

判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10.氯

判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11.钙

判定甲状旁腺机能,维生素D缺乏症,骨肿瘤,多发骨髓瘤有意义。

12.无机磷

判定甲状旁腺机能,维生素D缺乏症,骨肿瘤,多发骨髓瘤有意义。

13.镁

判定肾功能、脱水甲亢、洋地黄中毒等有一定意义。

14.血清铁

鉴别各种贫血有意义。

15.氨氮

判定肝昏迷有价值。

16.总蛋白

可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诊断、鉴别诊断意义。

17.白蛋白

可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诊断、鉴别诊断意义。

18.血清总胆红质

诊断、鉴别诊断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

19.血清直接胆红质

诊断、鉴别诊断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

20.丙谷转氨酶(ALT)

对心肌梗塞、肝脏实质病变的诊断及病情变化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21.门谷转氨酶(AST)

急性心肌梗塞时升高,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增高。

22.r--谷氨酰转移酶或转酞酶(r--GT)

肝胆系统病变特别是肝癌时明显增高。

23.肌酸磷酸激酶(CK)

骨胳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心肌梗塞时显著升高。

24.乳酸脱氢酶(LDH)

心、肝、肺等组织急性损害时明显增高。

25.碱性磷酸酶(AKP)

阻塞性黄疸、肝炎、肝硬化、肺癌、骨肉瘤、肿瘤骨转移等明显升高。

26.酸性磷酸酶(ACP)。

增高主要见于前列腺癌。

27.胆碱酯酶(CHE)

有机磷中毒,严重而广泛的肝实质性损害时减低。

28.脂肪酶(LPS)

诊断胰腺炎、胰腺癌的主要指标之一。

29.淀粉酶(AMS)

诊断胰腺炎、胰腺癌的主要指标之一。流行性腮腺炎甲期,胰腺附近的胃穿孔,也常增高。

30.总胆固醇

了解体内脂代谢情况,对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甲状腺机能减退等诊断有意义。

31.甘油三酯(TG)

了解体内脂代谢情况。

32.高铁血红蛋白

对于判定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如硝酸盐、亚硝酸盐、氨基苯类,以及某些先天性酶缺乏或珠蛋白异常如血红蛋白M症有一定意义。

33.脑脊液

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脑炎、脑出血、脊髓灰质炎等,有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34.转铁蛋白(Tf)

升高:妊娠、缺铁性贫血、急性肝炎。降低;肝肾疾病、甲状腺疾病等。

这些指标只能提示身体某个器官或多个器官发生了问题,具体还是要根据临床症状来判断病情。

血常规的指标

1.白细胞计数(WBC)

高值时可能为身体部位发炎、白血病、组织坏死等;但孕妇、新生儿及激烈运动过后亦会偏高。低值时可能为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自体免疫疾病。

2.红细胞计数(RBC)

贫血或失血时都会影响红细胞数目。高值时可能患红细胞增多症;低值时可能为贫血。

3.血红蛋白测定(Hb)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运送氧气的物质,以提供体内所必须的氧。

4.红细胞压积(HCT)

指红细胞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更能正确地了解贫血的程度。高值时可能有脱水症或红细胞增多症;低值时则可能有贫血。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代表红细胞的平均体积。高值时表示红细胞过大,见于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贫血、巨红细胞症。低值时表示红细胞较小,见于缺铁性贫血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

代表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平均含量,其临床意义可参MCH。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代表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浓度平均值,做为对血红蛋白检验值的佐证。除了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症外,MCHC不大于36;MCHC降低则见于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型贫血。

8.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当红细胞大小相差较大时,RDW会上升,可做为诊断贫血的参考。

9.血小板计数(PLT)

高值时可能与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脾脏切除、慢性感染症或急性感染恢复期有关。血小板值过低时可能有出血倾向、凝血情形不良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细胞五项分类(WBCdifferentialcount)

白细胞分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淋巴及单核细胞。白细胞分类的值,均应与白细胞检查值相互配合: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1)中性粒细胞偏高:可能是细菌感染、炎症或骨髓增殖症。

(2)中性粒细胞偏低:可能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3)嗜酸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有过敏、寄生虫感染、各种皮肤病、恶性肿瘤或白血病。

(4)嗜碱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疾病。

(5)单核细胞增多:可能在急性细菌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6)淋巴细胞增多:可能感染滤过性病毒或结核菌。

(7)淋巴细胞减少:可能有免疫缺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而在急性感染症的初期,中性粒细胞增加时,淋巴细胞百分比会相对减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qganjun.com/pxzl/5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缺铁性贫血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