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期日报。
Lancet:一文读懂缺铁和补铁(综述)Lancet[IF:60.]
①缺铁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一大主因,常见于儿童、经期妇女及中低收入国家人群;②体内贮铁量低、炎症导致铁调素升高引起血浆缺铁时,成红血细胞及其他组织出现铁缺乏;③口服补铁虽是主要的一线疗法,但高剂量铁剂引起的铁调素升高会限制铁吸收,而静脉铁剂可快速、高效补铁,显著改良了补铁方式;④需明确潜在病因,对缺铁患者进行常规乳糜泻筛查,排查缺铁男性及绝经妇女胃肠损伤;⑤有必要在低收入国家推广铁补充项目,以达到全球营养标准。
Irondeficiency12-04,doi:10./S-(20)-0
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病症,对人体健康影响重大;补铁和铁吸收与饮食、肠道健康密切相关。Lancet近期发表综述,系统性阐述了缺铁的机制、治疗方法以及最新的临床科研成果,对于研究缺铁、缺铁性贫血的生物学机制、流行病学分布以及开发疗法均具有参考价值。(
周旸)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在代谢紊乱中的调控作用(综述)Gut[IF:19.]
①SCFA增加饱腹感及白色脂肪组织褐变,降低脂肪生成,促进GLP-1及YY肽分泌,参与维持肠道屏障功能;②BCAA增加产热、蛋白合成及肝细胞增殖,但与胰岛素抵抗及血管脂肪沉积相关;③TMAO通过诱导高脂血症、氧化应激及促炎因子产生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④胆汁酸代谢失调与肝脏脂肪变性、糖脂代谢紊乱相关;⑤色氨酸代谢紊乱与肝脏炎症、肝脏脂肪变性及胰岛素抵抗相关;⑥粪菌移植、胆汁酸受体激动剂、补充SCFA或BCAA等方式可调控菌群代谢产物。
Gutmicrobiota-derivedmetabolitesascentralregulatorsinmetabolicdisorders12-03,doi:10./gutjnl--
肠道菌群可利用外源的食物底物或内源的宿主化合物产生一系列代谢产物,从而与宿主进行互作。短链脂肪酸(SCFA)、支链氨基酸(BCAA)、氧化三甲胺(TMAO)、色氨酸及吲哚衍生物等特定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代谢失调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来自Gut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上述菌群代谢产物在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通过靶向菌群代谢产物及其受体以治疗代谢疾病的可能。(
szx)少熬夜!晚睡或增加高血脂风险!ClinicalNutrition[IF:6.36]
①为研究年轻人作息与心血管代谢的关系,纳入名18-19岁的受试者(西班牙人,墨西哥人);②相比于早睡型和中间型,晚睡型的代谢紊乱风险更高;③晚睡型人群的甘油三酯升高,其中西班牙人群的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墨西哥人群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④晚睡型与墨西哥人群的代谢综合征风险和肥胖相关,上述关联在西班牙人群中不显著;⑤饮食与昼夜习惯-代谢状况无显著关联,但晚睡型人群中烟民和嗜酒者更多。
Eveningchronotypeassociateswithincreasedtriglyceridelevelsinyoungadultsintwoindependentpopulations10-23,doi:10./j.clnu..10.
根据生物钟类型可将人群分为早睡型(工作时间集中于上半日)和晚睡型(工作时间集中于下半日)。ClinicalNutrition近期发表人群研究,发现在健康的年轻成年人中,晚睡型与心血管代谢风险增加、血脂类型改变有关,为进一步研究代谢紊乱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人群研究数据,值得参考。(
周旸)多吃水果蔬菜,或可预防缺血性心脏病InternationalJournalofEpidemiology[IF:7.]
①纳入10个欧洲国家名无心肌梗塞或中风病史的男女进行前瞻性分析,平均随访12.6年;②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越高(g/天),或总水果摄入量越高(g/天),缺血性心脏病(IHD)风险越低;③坚果和种子、总膳食纤维(10g/天)、蔬菜和水果纤维(4g/天)、水果纤维(2g/天)摄入越高,IHD风险越低;④蔬菜量、蔬菜类型、豆类及谷物摄入与IHD风险无显著关联;⑤植物性食品与IHD风险之间呈负相关,水果和蔬菜组合与IHD风险的负相关最强。
Plantfoods,dietaryfibreandriskofischaemicheartdiseaseintheEuropeanprospectiveinvestigationintocancerandnutrition(EPIC)cohort11-27,doi:10./ije/dyaa
InternationalJournalofEpidemi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50万名欧洲人进行平均近13年的随访后发现,每日的水果蔬菜摄入量每增加g,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降低6%。总水果、坚果/种子、总膳食纤维、蔬菜+水果纤维、水果纤维的摄入量越高,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越低。(
szx)循环TMAO水平与高血压风险增加相关NutritionReviews[IF:6.5]
①纳入18项观察性研究(10项队列研究、7项横断面研究及1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荟萃分析;②在健康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均可观察到,循环系统中的TMAO浓度升高与高血压的风险上升呈显著的剂量关联效应;③与TMAO水平最低的个体相比,TMAO水平最高的个体的收缩压升高2.36mmHg;④TMAO水平的增加与健康人的HDL胆固醇降低相关,并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HDL胆固醇降低及总胆固醇的升高相关。
Gutmicrobiota–associatedtrimethylamineN‐oxideandincreasedcardiometabolicriskinadults:asystematicreviewanddose-responsemeta-analysis12-03,doi:10./nutrit/nuaa/
NutritionReview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18项观察性研究的数据后发现,无论是在健康人还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循环(血清或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浓度与高血压风险之间均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联,并与HDL胆固醇等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相关。(
szx)肠道菌群变化或可预测重度酒精性肝炎AlimentaryPharmacologyandTherapeutics[IF:7.]
①选取24例重度酒精性肝炎(SAH)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其中8名SAH患者接受4周利福昔明治疗,对比分析粪便菌群的差异;②SAH患者的粪便及胞外囊泡菌群的α多样性降低,β多样性增加,③SAH患者的粪便及胞外囊泡菌群组成显著不同于健康对照,乳杆菌目、韦荣球菌属等增加,颤杆菌属等减少;④利福昔明治疗有效恢复肠道菌群,粪便菌群中的17个分类群和胞外囊泡中的23个分类群得到显著恢复,韦荣球菌属在治疗后减少,普氏菌属在治疗后增加。
Microbiomeasapotentialdiagnosticandpredictivebiomarkerinseverealcoholichepatitis12-02,doi:10.1/apt.16
AlimentaryPharmacologyandTherapeutics上发表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对比分析了重度酒精性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的粪便菌群及细菌胞外囊泡菌群的多样性及组成,以及患者接受利福昔明治疗后的菌群组成变化。该研究结果提示,特定细菌分类群或可作为重度酒精性肝炎的诊断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
szx)乳糖不耐研究新进展(综述)Gut[IF:19.]
①乳糖酶缺乏(LD)包括遗传原发性和胃肠道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白种人乳糖酶持久表达是由乳糖酶基因位点LCT-13’:C→T突变所致;②乳糖吸收不良(LM)通常由婴儿期后乳糖酶下调引起,可由原发或继发性LD导致;③乳糖不耐受(LI)症状取决于摄入的乳糖量、乳糖酶表达及肠道菌群状态等;④突变基因检测、肠组织活检测乳糖酶活性、乳糖耐量试验等可用于诊断LM和LI;⑤治疗方案包括低乳糖饮食、乳糖酶补充、摄入益生菌制剂及低FODMAP饮食等。
Updateonlactosemalabsorptionandintolerance:pathogenesis,diagnosisandclinicalmanagement-08-19,doi:10./gutjnl--
乳糖酶缺乏导致人体无法将食物中的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引发乳糖不耐相关症状。Gut近期发表综述,从发生机制、影响因素、诊断方法、干预手段角度介绍了乳糖不耐领域的新进展,对于系统性了解乳糖不耐这一现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周旸)特定口服营养补充剂可改善老年人的营养和功能指标ClinicalNutrition[IF:6.36]
①名65岁以上老年人随机分组,名每日摄入2份含有HMB的ONS(干预组),名每日摄入2份安慰剂(对照组),干预天,主要终点为存活、未住院且体重增长至少5%;②干预组达到主要终点的比例为3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主要差异来自于体重增长达标(36.2%vs.9.4%);③干预30、90及天后,干预组的体重、BMI、上臂中围均高于对照组;④干预组的能量、蛋白、脂肪及碳水化合物摄入高于对照组,处于更好营养状态的几率也更高。
Impactofspecializedoralnutritionalsupplementonclinical,nutritional,andfunctionalout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qganjun.com/pxzl/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