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缺铁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检查 > 正文 > 正文

贫血炎症性肠病患者口服铁剂补铁之前需要先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7/17 16:51:20

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贫血炎症性肠病患者口服铁剂补铁之前需要解决活动性

文献来源:JCrohnsColitis.Mar13;14(3):-

既往的观点与实践:

无论是不是合并贫血,预计13–90%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存在铁缺乏症,并最终导致慢性炎性疾病患者贫血。

贫血的影响可能特别严重,并可能加剧炎症疾病活动,导致疾病恶化加剧。

IBD患者贫血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主要包括缺铁性贫血[IDA]和慢性炎症性贫血[ACI]两种。但IBD患者通常两者兼有。

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一方面是由于消化道黏膜持续发炎和慢性出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铁的摄入量减少铁的摄入量所致。

尤其是在IBD疾病爆发,或合并使用的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质子泵抑制剂),会导致十二指肠铁吸收受损。

慢性炎症性贫血[ACI]的确切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炎症状态下铁螯合和红细胞生成受损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认为,炎症状态下铁稳态的改变与铁调素表达的增加有关。

铁调素是肝脏产生的一种循环肽激素,可在尿液中检测到,可以由炎症或铁浓度过高诱发。

铁调蛋白水平的异常升高,会导致巨噬细胞和肠上皮细胞表达铁输出蛋白铁转运蛋白[FPN],使得细胞内螯合降低和铁吸收降低。

存在铁调素的情况下,铁转运蛋白会被内化和降解,从而阻止铁离子通过肠道吸收。因此,炎症会迅速导致血浆铁水平的降低。

如果低铁血症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人体铁依赖性生物学过程(包括红细胞生成)的破坏。

目前已证明,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IL]-6可以介导铁调素上调,并且对急性炎性刺激导致的低铁血症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另一种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在炎性条件下也升高,而且抗-TNF治疗已显示会影响铁调素水平。

在活动性IBD患者中,已观察到铁吸收显著受损,这可能是由于发炎的肠释放炎性细胞因子至血液循环,诱发肝脏中铁调素表达的增加。

由于铁的吸收可能主要是受全身性铁调素水平所控制,因此猜测IBD患者的炎症状态可以预测肠道铁离子的吸收。

存在的问题:

贫血在IBD患者中很常见,主要原因是缺铁性贫血[IDA]和慢性炎症性贫血[ACI]。炎症细胞因子造成的肠铁吸收受损,被认为是慢性炎症性贫血的潜在原因。

但是目前,仅有少量的小型研究提示IBD患者的肠道铁吸收受到损害。

但目前还不清楚不同疾病人群中铁吸收的差异,也未分析活动性炎症、疾病部位或铁缺乏症类型,对IBD患者贫血的影响。

这项研究有什么新发现:

这是一项前瞻性单中心开放性对照研究,比较成年IBD患者(n=73)和健康对照组(n=22)的铁吸收情况。

基线对所有患者的血液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血细胞计数、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铁调素、血清铁、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

使用一种含有.7mg铁[II]-甘氨酸-硫酸盐复合物的口服肠溶胶囊来测试铁的吸收。摄入后60、90、、、分钟测定血清铁的水平。

分析结果显示,IBD患者铁吸收能力受炎症、贫血或铁缺乏症类型的影响,但不受IBD疾病类型或病变部位的影响。

处于炎症活动期的IBD患者,表现出明显更低的铁吸收能力。

血清铁的浓度与以下因素呈负相关,相关性系数和P值如下:

hsCRP水平:-0.,p0.IL-6:-0.,p=0.铁蛋白:-0.,p0.血清铁调素:-0.,p=0.

总之,这项研究发现IBD疾病类型和病变部位似乎对铁的吸收能力没有影响,而血清炎症标标志物与口服铁的吸收能力密切相关。

因此证实了IBD患者炎症活动的情况下,铁的吸收能力显著降低。

启示和影响:

这项研究发现,炎症疾病活动的患者铁吸收能力明显下调,会导致贫血,被称为慢性炎症性贫血(或慢性疾病性贫血)。

在IBD和活动性炎症的患者中,由于铁的肠道吸收受到影响,口服铁补充剂对这类患者的贫血通常无效。

此外,口服但未吸收的铁可能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引起黏膜损伤并加剧疾病活动。所以对于慢性炎症性贫血的IBD患者,会面对口服补铁和控制炎症的两难选择。

考虑到这一点,确定影响IBD患者肠铁吸收能力的因素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项研究第一次评估了成年IBD患者肠道铁吸收、疾病活动、疾病类型[CD或UC]、病变部位和促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和静止期IBD的患者相比,炎症活动期IBD的患者的肠道铁吸收显著受损,而与基础炎症疾病和胃肠道损伤无关。

研究结果确认了IBD炎症和铁吸收之间的相关性。口服铁剂摄入后血清铁浓度的升高,与hsC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受炎症活动程度的影响。

IBD患者中血清IL-6水平升高,现在有证据显示促炎细胞因子IL-6是介导炎症反应的关键细胞因子。

类似于CRP,在血清IL-6浓度上升与肠道铁吸收减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无论是在口服铁剂2小时还是4小时。

这些结果证实,在活动性炎症的IBD患者中,铁吸收明显受损,这是慢性炎症性贫血的可能原因。

铁调素(Hepcidin)被认为在慢性炎症性贫血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显示口服铁摄入后2和4小时,铁调素浓度与铁吸收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目前已知,铁调素负责铁吸收和II型急性期蛋白的调节。因此,铁调素含量异常升高会导致细铁的胞内螯合和铁吸收降低。

总之,尽管患者样本量较小,但这项研究的结果对IBD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研究发现对于炎症活动期IBD患者,口服铁补充剂不太可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IBD疾病类型和病变部位似乎并不影响患者铁吸收能力,铁吸收功能更多与炎症、铁调素、IL-6、CRP。因此在IBD患者炎症活动的情况下,铁的吸收能力显着降低。

由于炎症活动似乎是决定IBD患者铁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开始口服铁制剂治疗之前,似乎需要先控制炎症疾病活动程度。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链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qganjun.com/pxjc/3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缺铁性贫血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