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容易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胃癌的发生息息相关,且家庭成员之间最容易相互传染。若家庭成员中有人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他家庭成员也要及时做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定植于人类胃粘膜的一种螺旋样杆菌,人是它唯一宿主和传染源。幽门螺旋杆菌生长缓慢,对酸有一定的耐受性,这是它可以在胃内酸性环境中生存的原因。幽门螺旋杆菌非常顽固,一旦受到感染,如未采用正规治疗将终生受累,即自愈率接近于零。
有关研究数据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几乎%患者会出现慢性活动性胃炎,有15%至20%的患者会出现消化性溃疡,5%至10%出现消化不良,1%的患者会发生胃恶性肿瘤。
感染症状有哪些
主要症状是反酸、烧心、上腹痛、口臭、以及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嗳气、腹胀和食欲减退等。据相关数据表明,有70%的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没有症状,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溃疡。
感染途径有哪些
1、最易在餐桌上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性很强,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在外就餐,如果餐馆的碗筷消毒不达标,或几个人一起吃饭时不使用公筷,互相夹菜,都可能会造成传染。
2、刺激性食物: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粘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幽门螺旋杆菌入侵。
3、生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钟爱西餐、日餐、牛排七分熟甚至是三分熟就吃,涮火锅肉还没有烫熟就下肚。这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埋下了隐患。
4、接吻:唾液中也可检测到幽门螺旋杆菌,如果情侣间接吻,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将畅通无阻。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最常见、最主要的病因。如果感染后一直不加以干预,胃粘膜淋巴细胞增生,同时感染后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可以出现淋巴细胞的癌变。同时,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还会导致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
”6招教你有效预防感染
1、餐具消毒、分餐可预防
2、不吃生食或太烫的食物
3、不要“口对口”喂饭
4、及时洗手
5、高危人群应定时体检
6、注意口腔卫生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qganjun.com/pxyc/7794.html